山西:11地市均设“禁煤区” 防治大气污染再加码
作者:罗文裕 来源:地下婴儿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4-05 14:42:52 评论数:
从医生为主、工具为辅,到数据驱动、人机协作,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新医科与传统医科之间的主要区别。
5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交流,500余名全国医学工程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参会会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程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副院长李斌、四川大学教授柏森分别以医疗装备创新发展与应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发展及监管要求医疗技术进化与医学工程再定位和高端放疗设备前沿与进展为题作学术报告。
技能大赛设监护仪组和内镜组技能比赛,我院设备物资部屈文、苟晓芳两位同志代表成都队参加内镜组比赛,获得两个单项第一名和团队第一名。12月4日-6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医工结合,融创未来医工结合高峰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二次医学工程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李斌、我院黄进副院长、四川省医学会医学工程专委会柏森主任委员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此次会议聚焦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医学装备创新管理与质量控制、医疗耗材招采与精细化管理、医工结合促进装备创新、医疗器械监管与评价等前沿主题进行深度探讨交流,为医学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思路,使我省医工结合迈入了新台阶,为我省建成智慧化医院、互联网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文大赛我院投稿28篇,其中设备物资部王守镜、徐忠的2篇论文被评为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二次医学工程学术会优秀论文,龚敏及卓义轩的2篇获论文获大赛三等奖、杨罗宽的1篇论文获大赛二等奖。
首届医工技能大赛和论文大赛在论坛期间举办,我院设备物资部积极参与,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角逐,斩获佳绩。同时,我院设备物资部吴晓东部长就《基于物联网的耗材精细化管理》作了演讲。加强和创新博士后队伍建设是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科研能力建设和科研实力提升的重要支撑,更是提高青年人才素质、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博后管会将不同学科的博士后组织起来,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打破原先孤立无援和各自攻坚局面,变单兵作战为军团作战,扩大各学科之间的集成合作,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大力推进医工结合,打造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使医工结合成为了华西博士后发展的一张崭新而亮丽的名片,也成为了新时代华西医学再上新台阶的助推器。及时反映博士后的合理要求和建议,协助解决博士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博士后在站期间能更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更多地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充分发挥博士后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我院筹备成立博士后自我管理委员会。增进博士后之间的了解、友谊和互助,实现博士后的自我管理和服务。
一是由变动约束到主动管理加强和创新博士后队伍建设是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科研能力建设和科研实力提升的重要支撑,更是提高青年人才素质、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建立博士后与医院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有效地做好各方面的沟通、联络和协调布置相关博士后工作。通过博后管会将不同学科的博士后组织起来,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打破原先孤立无援和各自攻坚局面,变单兵作战为军团作战,扩大各学科之间的集成合作,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大力推进医工结合,打造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使医工结合成为了华西博士后发展的一张崭新而亮丽的名片,也成为了新时代华西医学再上新台阶的助推器。为充分发挥博士后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我院筹备成立博士后自我管理委员会。二是由单兵突进向军团作战转变。
一是由变动约束到主动管理。博后管会及时反映博士后的合理要求和建议,协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为博士后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创造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博士后之间的了解、友谊和互助,实现博士后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及时反映博士后的合理要求和建议,协助解决博士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博士后在站期间能更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更多地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良好的条件。
11月13日博士后自我管理委员会理事面试遴选 华西医院博士后自我管理委员会理事将发挥三自作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协助做好博士后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各种联谊活动,使已出站的院内外广大博士后都能够与医院保持经常联系,关注医院发展,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医院贡献力量。
11月20日,我院博士后自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自愿报名、面试遴选,从在站博士后每年级中择优选择组成首届华西医院博士后自我管理委员会理事,原则上每年改选
11月12日-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举办。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第六届换届选举会议,中国抗癌协会领导和专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20余位院士、2000余位肿瘤学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领域精英参会。经无记名投票,我院病理科周桥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步宏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张红英教授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11月12日-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举办。经无记名投票,我院病理科周桥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步宏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张红英教授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
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第六届换届选举会议,中国抗癌协会领导和专委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20余位院士、2000余位肿瘤学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领域精英参会
此次获奖是对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模式的肯定,医疗、护理质量与创新成果的充分认可。我院基于4S模型构建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涵盖人员、场地、物资、制度四大要素,以网格化组织管理架构落实中心化决策模式,重点实现护理人力分级储备和精准调度,保障防护物资分级管理和精准供应,协助患者分类收治和双轨救治,落实重点病区、高风险操作、高危环节防控要点和质量,确保防控工作切实有效落实,为全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可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对医疗机构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如何对危机进行快速判断和应急响应,高效完成资源调动、配置,有效完成院内外防控和救治工作,兼顾普通病区各项常规工作是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11月14日,由四川省护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四川省护理管理创新奖评选在成都举行,由我院护理部牵头参赛的基于4s模型的新冠肺炎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与成效项目获得2020年四川省护理管理创新一等奖如何对危机进行快速判断和应急响应,高效完成资源调动、配置,有效完成院内外防控和救治工作,兼顾普通病区各项常规工作是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此次获奖是对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模式的肯定,医疗、护理质量与创新成果的充分认可。11月14日,由四川省护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四川省护理管理创新奖评选在成都举行,由我院护理部牵头参赛的基于4s模型的新冠肺炎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与成效项目获得2020年四川省护理管理创新一等奖。
我院基于4S模型构建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涵盖人员、场地、物资、制度四大要素,以网格化组织管理架构落实中心化决策模式,重点实现护理人力分级储备和精准调度,保障防护物资分级管理和精准供应,协助患者分类收治和双轨救治,落实重点病区、高风险操作、高危环节防控要点和质量,确保防控工作切实有效落实,为全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可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对医疗机构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11月17日-18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我院承办的2020年医院管理高峰论坛——病种精细化管理与专科医联体建设会议在成都召开。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卫生经济研究室王春玉主任以《分级诊疗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为题,从政策出发逐层深入剖析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现形式,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深圳罗湖、安徽天长等医联体建设形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戴宛辛教授作《病种精细化规范管理实务》报告。会议同时通过华西云课堂APP进行现场直播,共计2000余名医疗机构管理者在线参加了会议。
李为民院长以《基于专科医联体的肺结节/肺癌全程管理体系建立——肺癌登月计划》为题,对项目总体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会议期间同步举行了肺结节/肺癌病种精细化管理及医联体建设项目启动会,李为民院长、罗凤鸣副书记,11家领办型医联体院长、书记、科室及医院管理者共计100余人参会。李为民院长参加会议并致辞,程南生副院长主持开幕式,刘伦旭副院长、罗凤鸣副书记主持学术论坛。该项目将依托5G支撑的智慧化全程管理平台,以提升患者医疗效果、体现价值医疗为目标,以病种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医联体单位间的数据共建共享与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患者传统的被动就医模式向院前、院中、院后主动干预全程管理模式转变,推进医联体建设向以专病为基础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联体方向深化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型医联体单位、学科联盟单位及对口支援单位主要领导,我院临床医技科室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150余人到场参会。最后,我院胃肠外科学科主任周总光教授、消化内科主任杨丽教授分别对胃肠外科专病医联体及消化内科专病医联体建设经验与成效进行了分享。
截至目前,我院已牵头成立了31个学科联盟,覆盖全国 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750余家兄弟医院。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丹副主任作为此项计划主要负责人介绍了肺结节/肺癌全程管理平台的构建、初步实践成果与远期规划。
李为民院长以《基于专科医联体的病种全程管理体系建立》为题,介绍了医联体建设要以单病种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向疾病全程管理的健联体发展,进一步实现从疾病治疗为中心向疾病预防转变,从疾病阶段向全生命周期健康转变,从医院影响、声誉向价值医疗转变。在学术论坛环节,宋世贵副主任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全力推动四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详细介绍了四川省绩效考核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进一步分析了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目前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改进措施。